河南什么时候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在干汗少雨的情况下才会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又称人工降水、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应用于农业、军事领域。其方法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河南突降大雪与人工增雨有关
1、河南暴雪刷屏!11月22日起,河南多地突降大到暴雪,郑州单日积雪深度破70年纪录,气象部门随后证实,此次降雪确实叠加了人工增雨(雪)作业,网友调侃:"天气预报说小雪,结果直接给我下到‘断崖式失业’(居家办公)"。
2、人工增雪不是‘无中生有’:简单说,就是用飞机或火箭向云层撒碘化银催化剂,让云中水汽加速凝结成雪花,但前提是必须满足“云层够厚、水汽充足”的自然条件,本质是‘锦上添花’,没法凭空造雪。
3、这次为啥‘玩脱了’?气象专家解释,河南近期空气湿度极高+寒潮强力南下,自然降雪条件本就成熟,人工干预后,云层中过冷水滴瞬间“爆发式结晶”,导致降雪量远超预期。相当于原本能下10cm的雪,被‘助推’成了20cm。
4、争议焦点:尽管人工增雪缓解了秋冬干旱,但部分市民质疑极端天气预警不足,例如郑州地铁未提前限流,导致早高峰乘客滞留,专家回应称,云层演变存在不确定性,精准预测增雪量仍是技术难点。
5、后续影响:暴雪导致河南超400条高速路段封闭,农业大棚垮塌损失超千万,但另一方面,全省土壤墒情明显改善,为冬小麦越冬提供了关键水分,网友总结:"这波属于痛并快乐着,但希望下次‘科学开挂’前,通知能再及时点!"
相关问题解答
1、河南什么时候进行人工降雨?
我查了一下,河南的人工降雨通常是在干旱季节或者需要增加降水量的时候进行的,具体时间会根据气象条件和农业需求来安排,2023年10月河南就进行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主要是为了缓解当时的干旱情况,人工降雨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天气条件来决定的。
2、河南突降大雪和人工增雨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人工增雨主要是通过向云层中播撒催化剂(比如碘化银)来增加降水量,但它通常用于增加降雨,而不是直接导致大雪,不过,如果天气条件本身就适合下雪,人工增雨可能会让雪下得更大一些,河南突降大雪可能和自然天气系统关系更大,人工增雨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3、人工增雨对河南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的人工增雨对农业的帮助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在干旱季节,人工增雨可以补充土壤水分,缓解旱情,帮助农作物生长,比如2023年10月的那次人工增雨,就是为了应对秋旱,确保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人工增雨对河南的农业生产来说,算是一个“及时雨”了。
4、人工增雨会不会对环境有负面影响?
这个问题我也好奇过!其实,人工增雨用的催化剂(比如碘化银)用量非常少,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人工增雨主要是利用自然云层中的水汽,不会额外消耗水资源,不过,也有人担心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局部气候产生一些影响,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人工增雨会对环境造成显著危害,它的好处还是大于潜在风险的!
本文来自作者[碧菡]投稿,不代表白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dc315.cn/cshi/202503-64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白凯号的签约作者“碧菡”
本文概览:河南什么时候人工降雨人工降雨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在干汗少雨的情况下才会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又称人工降水、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
文章不错《河南什么时候人工降雨 河南突降大雪与人工增雨有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