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柏杨版本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非常不错。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古时作为帝王的专属书籍,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1、《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是“另类历史书”
柏杨以白话重写宋代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把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年体“打散重组”,按重大事件分篇,用现代语言和犀利观点解读千年历史,他不仅翻译文言文,还加入大量个人评论,堪称“历史吐槽大会”。
2、核心亮点:打破编年体限制
原版《资治通鉴》按时间记录,事件零散,柏杨版以事件为中心,安史之乱”“王安石变法”独立成章,脉络清晰如追剧,读者不用翻几百页找前因后果,特别适合“历史小白”入门。
3、柏杨的“毒舌”与批判精神
书中随处可见柏杨对封建制度的抨击,比如骂皇权是“酱缸文化”,吐槽官僚“只懂拍马屁”。他擅长用比喻和段子,把“玄武门之变”比作“家族内斗真人秀”,让严肃历史瞬间鲜活。
4、争议与启发并存
有人批评柏杨主观色彩太浓,比如对儒家文化的否定过于偏激,但更多人认为,他撕掉了历史的“高冷面具”,用普通人视角看兴衰,甚至联系现代社会问题,引发读者反思。
5、适合谁读?
如果你觉得《资治通鉴》像“天书”,又嫌正史枯燥,这本书绝对是轻松版历史课代表,但建议搭配其他史书对照阅读,别把柏杨的观点当唯一答案——毕竟历史从来不止一面。
相关问题解答
1、《资治通鉴柏杨版本》和《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两本书都是柏杨先生对《资治通鉴》的改编,但侧重点不同。《资治通鉴柏杨版本》是柏杨用白话文重新翻译和解读《资治通鉴》,语言更通俗易懂,适合现代读者,而《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则是以“纪事本末体”的形式,把历史事件按主题整理,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某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一个是翻译版,一个是事件整理版。
2、柏杨为什么要改编《资治通鉴》?
柏杨觉得《资治通鉴》虽然是经典,但原文太晦涩难懂,普通人读起来很费劲,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改编,让更多人能轻松读懂这部历史巨著,同时也能从中吸取历史的教训,他还加入了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让历史更有现实意义。
3、《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适合哪些人读?
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想快速了解历史事件的人,尤其是对《资治通鉴》原文不熟悉或者觉得难读的读者,它把复杂的历史事件按主题整理,读起来更有条理,也更容易记住,如果你对某个历史事件感兴趣,可以直接翻到相关章节,不用从头读到尾。
4、柏杨的改编版本和原版《资治通鉴》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是柏杨的版本语言通俗易懂,适合现代读者,而且他加入了自己的见解,让历史更有趣、更有现实意义,缺点是柏杨的改编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和原版的历史记载有出入,如果你是想深入研究历史,最好还是读原版;但如果只是想了解历史故事,柏杨的版本就很适合。
本文来自作者[尔柳]投稿,不代表白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dc315.cn/cshi/202503-78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白凯号的签约作者“尔柳”
本文概览:资治通鉴柏杨版本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非常不错。《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古时作为帝王的专属书籍,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
文章不错《资治通鉴柏杨版本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