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乐为何不禁止生产
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的管理,和维护交通秩序的交管部门,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机构和领域。
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只要有合法的生产资质,产品能够得到工信部的备案批准,就是有合法权利进行生产和销售的。
而对于交管部门而言,也是只能在职权范围内查处电动车违法上路,并无权力干涉厂家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多个城市禁止老头乐
1、多地出手整治“老头乐”
北京、上海、合肥等多个城市陆续发布规定,禁止老年代步车(俗称“老头乐”)上路行驶,比如北京明确2024年起全面禁行,合肥已扣留违规车辆超2000台,引发广泛讨论。
2、安全隐患是核心原因
“老头乐”多为非标车,安全系数极低,数据显示,某地3年内因这类车引发的事故超4000起,伤亡率居高不下,这类车往往无牌照、无保险,驾驶人普遍缺乏交规意识,逆行、闯红灯现象频发。“三无车辆+随意驾驶,简直是马路定时炸弹”,有交警这样形容。
3、管理难题倒逼政策出台
除了安全,“老头乐”长期游走在监管灰色地带,部分车辆尺寸堪比汽车,却占用非机动车道,导致拥堵;出事后追责困难,车主和受害者权益难保障,有市民吐槽:“堵路时烦,撞人后赖,不管不行!”
4、争议背后是老年群体的无奈
反对声主要来自老年用户:“禁了老头乐,接送孙子、买菜怎么办?” 许多老年人依赖这类低价、易操作的代步工具,而公交覆盖不足、合规电动车价格高等问题尚未解决,专家建议,政策需配套过渡方案,比如回收补贴、开放低速车牌照等。
5、未来趋势:疏堵结合
目前,部分城市设置1-2年过渡期,同时加快完善公交和社区微循环交通,河南某地推出“以旧换新”政策,鼓励置换合规电动三轮;深圳试点“老年友好型”公交线路。“一刀切”不是终点,平衡安全与需求才是关键。
相关问题解答
1、“老头乐”到底是啥?为啥突然火了又挨骂?
我查了资料才发现,“老头乐”其实就是那种低速电动车,不用驾照、不用上牌,老头老太太买菜接娃特爱用,火是因为便宜方便,挨骂是因为乱窜、事故多,好多城市直接禁了,说白了,方便”和“安全”在打架!
2、为啥不直接全国禁止生产?留着不是祸害吗?
我也纳闷,后来看到专家分析:这玩意儿背后有百万就业岗位,还有农村刚需市场(比如没驾照的老年人),一刀切停产?工厂倒闭、工人下岗,可能比“老头乐”乱跑问题还大,现在政策是“逐步淘汰”,给企业和用户缓冲时间。
3、禁行城市效果咋样?老百姓买账吗?
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禁了之后,路上确实少了,但网友吐槽:“老头乐变‘老头躲’了!”郊区照样开,警察抓不过来,更绝的是,有人直接改成“快递车”继续跑——需求摆在那儿,光堵不疏肯定不行啊!
4、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总不能一直扯皮吧?
我看讨论最多的方案是:强制上牌+考基础交规+限行区域(比如主城区禁,郊区放),参考电动自行车管理,既保留实用性,又规范安全,不过老年人考试是个难题,可能还得配简易培训,这事儿急不得。
本文来自作者[幼枫]投稿,不代表白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dc315.cn/jyfx/202504-114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白凯号的签约作者“幼枫”
本文概览:老头乐为何不禁止生产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的管理,和维护交通秩序的交管部门,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机构和领域。 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只要有合法的生产资质,产品能够得到工信部的备案批准...
文章不错《老头乐为何不禁止生产 多个城市禁止老头乐》内容很有帮助